研究介紹


    在過去的幾十年來,由於國內經濟的不斷成長,使得營建工程業界建築設計與營造技術方面有顯著的進步,常見的結構系統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:鋼筋混凝土結構(reinforced concrete,簡稱RC)或鋼結構(structural steel,簡稱SS)。然而國內業者在面對廠商激烈競爭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,實有必要開發新型之構造技術,以提昇技術層次為手段,達到降低成本,縮短工期及改善品質之目的。複合型結構(composite construction),可視為有效地結合了RC結構與鋼結構在經濟與安全上優點的結構系統,鋼與混凝土複合構造的種類繁多,而研發具有成本低、品質佳、強度大及韌性佳之鋼與混凝土的複合結構,一直是從事相關研究人員努力的目標。本研究著重於鋼筋混凝土柱接鋼梁(簡稱RCS)構架之耐震試驗研究。

根據前人的研究[1]顯示,如1所示,在RCS構架中梁柱接合處主要有兩種破壞模式:(1梁柱交會區剪力破壞(panel shear failure)。(2)垂直承壓破壞(vertical bearing failure)。對於梁柱交會區剪力破壞而言,有學者[2]提出梁柱交會區可以區分為內元素(inner element)與外元素(outer element)。當梁端彎矩傳至交會區時,交會區在靠近鋼梁兩側的部分變形較大,稱之為內元素,而鋼梁兩側之外的區域變形較小,稱之為外元素,內元素與外元素的剪力強度之和,即為梁柱接頭的總剪力強度。為了增加交會區的剪力強度,如2所示,有各種梁柱接頭補強與加勁方式陸續被提出,在國外,已有建議規範[3]明確規定RCS梁柱接頭相關設計公式,此外,最近亦有學者[4]提出新的交會區強度估算經驗公式,可用以檢核交會區之強度。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針對實尺寸RCS構架構件及接頭之耐震行為,再進行一系列之研究驗證,並提出理論分析模式,相關之研究項目尚包括典型梁柱接頭含[5]與不含樓板效應[6]之研究。